太行深处的女蜂王 陈秀英
发布时间:
2025-09-02 11:52
说起河北的陈秀英,我们蜂业界众所周知。今年60多岁的她,五十年代末出生在河北省赞皇县许亭乡南潘村。陈秀英个子不高,不笑不开口,讲着不紧不慢带有赞皇口音的普通话,像亲切的邻家大婶。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女人,不畏艰难,带领大山里的乡亲们开拓出一条养蜂脱贫致富路,2020年她因此被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我与陈董事长第一次见面是去年5月在北京她参加了中国蜂产品协会举办的“帮扶女性养蜂创业大会”上,她做为全国女性养蜂代表在大会上发言,介绍了她养蜂创业的经历,她没有发言稿,侃侃而谈,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!
与蜂结缘十箱蜜蜂作嫁妆
地处太行深处的赞皇县有广阔的山场资源,更有几十万亩的枣林,枣花盛开时是盛产枣花蜂蜜的“福地”。
陈秀英祖上几代人一直行医乡里,配制中药,都需要养蜂酿蜜。老人偶尔给孩子吃一口蜂蜜,成了她幸福的回忆。
她说,她与蜜蜂结缘是因为父亲的一场大病。“因为蜜蜂救了我父亲,也救了我们一家人……”
1964年,在县城当教师的父亲感染了黄疸性肝炎,过度劳累加营养不良,就发展为肝硬化、肝腹水。医生让准备后事,说最多能熬半年,父亲是家的顶梁柱,父亲倒了,天就塌了。坚强的父亲回到老家,挑着蜂箱,拖着重病的身体走进深山放蜂,按照祖传古法蜂蜇疗法排毒治病,服用蜂蜜加鲜蜂王浆。两年过去了“被判死刑”的父亲竟然奇迹般康复了,又回到了他热爱的讲台。陈秀英含着眼泪说:“是蜜蜂救了我父亲,救了我们全家,我家养蜂是为了报答蜜蜂对我家的大恩大德……”。
1980年陈秀英就要结婚了。
父亲郑重地把十箱蜜蜂送给心爱的女儿作嫁妆。这是父亲对女儿的希望和祝福!简朴的山区农家小院,窗户上大红的喜字旁贴着几只小蜜蜂的剪纸,院里成群的小蜜蜂幸福地飞舞。陈秀英甜蜜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。
成立协会帮助村民发展养蜂
陈秀英和丈夫王海庭养蜂有父亲传授,加上她爱学习爱钻研,多次参加养蜂和蜂疗培训班让她学到了新的知识和养蜂技术。她家饲养的蜂群一年比一年多,收入增加了,生活也改善了。街坊四邻看到陈秀英靠养蜂致了富,都找上门来,她也乐于把经验分享给乡亲们,在她的带动下,许多农户都养起了蜜蜂。
可养蜂的多了,蜂蜜产量大了,大家都怕蜂蜜卖不出去,比着降价。陈秀英想这样下去可不行,价格越来越低,蜂蜜的质量就没有了保证,大家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少。应该把大家聚拢起来一块干。陈秀英想了个好主意,成立养蜂协会,把养蜂户联合起来,统一管理,把控质量,集中起来销售。
说干就干。陈秀英把自己家的蜂箱扔给家人,每天天不亮就带上馒头,骑着自行车出门去给养蜂户做工作。
养蜂户分布在山里的各个村落。那时没有电话、没有手机,她只能骑着自行车一家一户地上门做工作,饿了吃馍,渴了喝点泉水。
1995年1月15日,在陈秀英的努力下,赞皇县养蜂协会终于成立了。22个养蜂户加入养蜂协会。没想到,协会组织的第一次培训就遇到了难题,有些人认为是瞎耽误功夫,甚至个别人说管饭、发钱才来参加培训。
陈秀英顶住压力,免费帮大伙引进新的蜂种,更换蜂王,改造蜂箱,蜂农们每箱蜂的收入由过去的几十块钱,增加到了几百块,这下蜂农高兴了,想加入协会的养蜂户多了,现在养蜂协会的养蜂户已经近2000多户。
闯市场拼的是产品质量
陈秀英深知要想把蜂蜜卖出去、卖个好价钱,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。
为此,她制定了比蜂蜜国家标准还有高的蜂蜜质量标准,她对协会的会员承诺:只要按照协会制定的标准生产,产品质量合格,协会全部高于市场价收购。
赞皇大枣是赞皇的地理标志性产品,1956年全国评枣会上被评为“大枣之冠”,它最显著的特点是“自然三倍体”,普通的大枣染色体是24对,是二倍体,而赞皇大枣是36对,被称为三倍体。这在全国700多个枣品种中独一无二。赞皇的枣花蜂蜜与赞皇的大枣同出于一个母体,营养成分高、补血安神效果好,是蜂蜜中的营养佳品。
虽然赞皇枣花蜂蜜有着不凡的身世和质量,但“好酒也怕巷子深”,产品好,没有宣传,不走向市场,不会有人上门来买你家的产品。
1997年春节后,她对蜂农说:“你们好好养蜂,保证质量,我去石家庄跑跑销售”。
经过调查,她终于在石家庄长安公园西门开了一家小店,门口挂上“蜂场直销”的牌子。店内业务少,她每天骑着装满两大桶蜂蜜的三轮去早市卖蜂蜜,夏天汗水湿透了衣服,冬天头发上结成了冰,但她看到顾客围着买她的蜂蜜,她心里那高兴劲就别提了。
由于她家的蜂蜜质量好,回头客越来越多。有人看到她家的蜂蜜卖的好,就模仿她也挂出“蜂场直销”的招牌,她没办法,但她认识到,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才行。随后她注册了“蕊源”商标,在石家庄的专卖店也由1家发展到了10多家。他们以枣花蜜为核心的蜂蜜产品也逐步走到了全国,并且入驻了商超、天猫商城等。
2023年在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的“国民好蜜第六届蜂蜜感官品质大赛”上,他们公司生产的“蕊源牌”六道木蜂蜜又被评为大赛金奖。
经过不懈的努力,他们协会生产的蜂蜜先后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、“蕊源”商标被评为了“河北省著名商标”、“河北省名牌产品”、“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”并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。
靠养蜂脱贫致富大有作为
赞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。山多地少,自然条件差,农民收入低。陈秀英靠养蜂脱贫致富,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。很多农民说,过去靠种地,好的时候还能挣点,不好的年景还赔钱。现在养蜂,一箱蜂收入1000多元,相当于种一亩好地的收入。
许亭乡南潘村村民褚科峰以前是贫困户,现在他养100箱蜂,每年至少8万块,如今盖起了二层小楼,还买了小轿车,日子过得很滋润。
上段村的贫困户杨社庭,手有残疾不能干农活,家里一贫如洗,他做梦也想不到养蜂能让他脱贫。他开始不相信养蜂也能发家,现在他指着他家新盖的小二楼,很自豪的说“我不但没有借款,我还有存款”。
如今,养蜂已成为赞皇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新亮点。在陈秀英的带动下,县养蜂协会已有近2000家养蜂户,年产蜂蜜1800吨,年产值6000多万元,900多个贫困户通过养蜂实现了脱贫致富。
2018年陈秀英被人社部评为“全国农业劳动模范”;同年被河北省授予“河北省脱贫攻坚奖”;2019年河北省妇联授予她“巾帼建功标兵”;2020年又获得了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的光荣称号。河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的栏目都采访报道了她的事迹。
陈秀英向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汇报养蜂情况
把小蜜蜂做成大产业
陈秀英的事迹受到了赞皇县领导的重视。2015年 4月20日,县领导特邀她到县政府专门开了座谈会,认真倾听了她发展养蜂和帮助村民脱贫的情况。她说,养蜂分散的生产方式,很适合把山区的贫困户组织起来,通过养蜂脱贫致富。随后,县政府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,支持养蜂业的发展。
县政府在县城周边永丰村划拨土地12亩,建设“河北赞皇蜜蜂博物馆”;征地1000亩,建设功能齐全的蜜蜂文化产业园。
如今“赞皇蜜蜂文化节”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,2016年“赞皇蜜蜂博物馆”开馆迎客。当初陈秀英拉着几个零散的客人来山里买蜂蜜,现在整车的游客纷至沓来,每年吸引7万多人次游客来此参观购物。“太行山枣花蜂蜜”是他们的最具特色的蜂产品。
一群群的小蜜蜂,快乐地飞行在广阔的太行山中。陈秀英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,在她的带动下,家乡的父老乡亲通过养蜂告别了贫穷,过上了甜蜜的生活!
上一页
上一页
相关下载

通知公告
2025-08-18
2025-08-13
2025-08-08

新闻中心
2025-05-26
2025-05-19
2025-04-18